Hi,您好!欢迎光临fang157.com深圳小产权房信息网 www.fang157.com 祝您买到适合自己的深圳小产权房子
10万志愿者参与治河,共建共享深圳社区治理

2018-07-20

来源: 网络整理

 

[摘要]共建共享,来了就是深圳人

在深圳,志愿者河长有702名,而参与治水工作的“河小二”志愿者总数则超过10万名。庞大的志愿者群体对全市的310条大小河流分区域分段、网格化全覆盖,配合官方河长落实河道治理,展现出深圳这座“志愿者之城”的民间力量。

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“人人参与,人人尽责”“共享深圳”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涌动的生动现实。近160万名志愿者“红马甲”分布于各个片区各个行业,正释放出平凡而温暖的能量;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当义工,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被持续拓宽;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已达1050个,共同构成完整的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联盟,成为服务群众、凝聚群众的共享空间和“红色家园”……

“志愿者”之城▶▶近160万“红马甲”温润一座城

上官红娟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健康U站的一位普通义工。每周一下午,她都会乘地铁辗转一个小时从家里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,为来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提供志愿服务。

“您这个要看骨科,从这边一直往前走,先去门诊部挂号……”面对一名手足无措的孩子家长,上官红娟耐心地为她指引就诊流程。在这所医院的门诊大厅、三楼内科、四楼外科,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。

健康U站服务只是深圳众多志愿服务中的一种。针对公共服务大厅人员紧张等问题,深圳在医院、法院、税务、社保、口岸等涉及民生热点领域的办事大厅设立了33个志愿服务U站,志愿者与行业人员密切配合,开展特色志愿服务,成为补充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。

从28年前的19名青年,到如今近160万人团队;从28年前单一的青少年心理服务,到如今志愿服务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,深圳已然发展成全国罕见的“志愿者之城”……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,正推动着深圳“文明自觉”质变。

环保公益▶▶生态福利人人共建、人人共享

“鸭舌帽、冲锋衣、牛仔裤、运动鞋是我日常巡河的装备,无论日晒雨淋,我都坚持巡河”,今年56岁的彭小辉是深圳坪山河的民间河长之一。去年6月,深圳绿源环保等民间组织招募了45名包括环保行业专家、学者、热心人士等担任“深圳民间河长”。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河长,常常义务检查箱涵截污,监督偷排污水等情况,一旦发现异常,就会及时上报给水务部门进行处理。

民间治河正在成为深圳治水提质管理工作的有力补充。2017年10月,深圳从市、区到街道、社区,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。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担任全市总河长,市长陈如桂担任副总河长,并分别担任治理难度最大的茅洲河、深圳河河长。据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深圳已经形成较完善的河长制结构框架,全市754名领导干部担任市、区、街道、社区四级河长。

“官方河长+民间河长”携手参与治水提质工作,这是深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。“治水提质是一项长远工程,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,要让市民真正参与其中,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。”深圳市人大代表胡桂梁说。

“做垃圾分类,就是做城市文明。”深圳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深圳市城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推进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,就是通过小手拉大手,以学校带动家庭,以家庭带动全社会,力争“人人知道分类,人人参与分类”。

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,共建共治共享所激发出的绿色发展强大动能,让深圳更大绿色追求的生态梦想成为了可能。

“红色家园”▶▶每1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党群服务中心

6月29日下午,改造一新的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。一些党员群众前来参观。详尽的党史展览、丰富的党建读物、温馨的党建书吧、便民的妇女儿童之家及文体活动室等,让人流连忘返。“真没想到,党群服务中心还能有这么多的功能。”来此参观学习的顺丰集团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
当天,与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一起揭牌启用的,还包括福田、罗湖、南山等深圳十区(新区)党群服务中心。而在此之前,深圳市已经在各街道社区、产业园区、商圈市场、商务楼宇等领域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039个。加上市、区两级11个党群服务中心,全市党群服务中心数量已达1050个,按深圳建成区900平方公里计算,平均不到1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党群服务中心。这些党群服务中心主要分布在深圳市的645个社区、309个园区,以及一批商圈、楼宇、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,其中不少特色鲜明。

在深圳湾创业广场的党群服务中心内,10个服务区域主要涵盖了党群企服务区、三会一课室、书记谈心室、党员充电站和党建休闲氧吧等功能区,为党员、人才、群众和企业提供党群、政务、产业等一站式综合服务,引领广大党员群众跟党一起创业。

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“红色家园”、共享空间的阵地吸引力,与街道社区区域统筹的机制推动力结合起来,破除不同层级、不同行业、不同领域互相分割的障碍,使党建、文化、卫计、民政等和各类企业、社会组织的资源向这里集聚集成。同心同向、共建共赢的党建共同体正在深圳逐步撒开。

■延伸

专家建议: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格局中领导核心作用

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认为,深圳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,要充分发挥党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,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。

改革开放40年来,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一个200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,社会治理千头万绪。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,深圳人口结构倒挂,在公共服务、环境保护、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不少。

他认为,深圳近年来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,加强党的自身建设,破解城市发展难题,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,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在深圳初步形成。

“面向新时代新要求,深圳应当坚定不移推进更规范更有效的基层治理。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,努力在创新理念、创新机制、创新技术、创新服务、创新管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。”陈志刚说。

南方日报记者 崔璨

在深圳,志愿者河长有702名,而参与治水工作的“河小二”志愿者总数则超过10万名。庞大的志愿者群体对全市的310条大小河流分区域分段、网格化全覆盖,配合官方河长落实河道治理,展现出深圳这座“志愿者之城”的民间力量。

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“人人参与,人人尽责”“共享深圳”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涌动的生动现实。近160万名志愿者“红马甲”分布于各个片区各个行业,正释放出平凡而温暖的能量;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当义工,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被持续拓宽;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已达1050个,共同构成完整的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联盟,成为服务群众、凝聚群众的共享空间和“红色家园”……

“志愿者”之城▶▶近160万“红马甲”温润一座城

上官红娟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健康U站的一位普通义工。每周一下午,她都会乘地铁辗转一个小时从家里来到深圳市儿童医院,为来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提供志愿服务。

“您这个要看骨科,从这边一直往前走,先去门诊部挂号……”面对一名手足无措的孩子家长,上官红娟耐心地为她指引就诊流程。在这所医院的门诊大厅、三楼内科、四楼外科,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。

深圳小产权房网 深圳小产权房网



  • TAG标签:


    上一篇:深圳调查:“科技+金融”深度融合之后
    下一篇:深圳: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仅12项


    您可能还喜欢看到的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