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康监狱(又名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)是北京监狱系统中一所特殊的监狱:这里既是监管场所,也是医院,收押的都是来自北京各个监狱、需要住院治疗的病犯。新康监狱三监区监区长冯雪梅的身上,也带着双重标签。她从一个纯粹的医务工作者“半路出家”,成为管理病犯的监区长。上任短短5年,她凭借医者仁心,转化这些身体病了、心理也出现问题的服刑人员,完成了从治病到疗心的职业跨越。
病犯检查治疗 都由民警陪同
通过重重铁门,步入新康监狱三监区,会让人有一种置身医院的错觉,病房格局、装修与普通医院无异。但当身着制服的监狱民警擦肩而过,这种错觉会马上被纠正,这里是监狱。
6点半早点名,护士分发药品;7点多打饭发饭;内、外、眼、妇等各科医生8点开始查房治疗……监区长冯雪梅日常的一天就这么忙忙碌碌地开始了。医务人员的全部检查治疗工作都要由民警陪同、在民警的视线范围内进行,他们要看着护士送药到手,看着病犯服药到口。
冯雪梅是学药剂出身的。2002年,初入职场的她,在天河监狱医院的药房当药剂师。虽然是在监狱里工作,但冯雪梅当时干的是不折不扣的医务工作。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,冯雪梅逐渐走上领导岗位,负责医院全面的医疗工作。
2013年3月,因为工作调整,冯雪梅被调到新康监狱三监区担任监区长。回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,去监区里看见服刑人员,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看,今后却要和他们朝夕相处,还要改造他们,冯雪梅直犯怵。但领导告诉她,调整正是希望她用11年从医经验服务于监管,创造出不一样的工作成效。冯雪梅硬着头皮接受了新岗位。
脱下了心爱的白大褂,冯雪梅从零开始,学习监管规章制度,观察老民警怎么管人。上任后头三个月,她中午从没休息过,扎在监控室里,和每个坐班民警了解监区情况。哪怕是发饭这种小事,全都亲力亲为,尽快熟悉工作。
一次亲情陪护 打开“博导”女犯心结
从老民警的身上,冯雪梅悟到了很多管理罪犯的方法。她脱下的不只是白大褂,更要放下以往单纯治病的思维,转而去透视罪犯的内心。
在冯雪梅管理的监区,关押的都是身患疾病需要治疗的女性服刑人员。“本来犯了错进了监狱失去自由,还生病了,有的甚至得了绝症。这个时候,可以说是她们人生的最低谷了。特别是女人,可能更加脆弱,更需要亲情和关爱。”冯雪梅说,对病犯的监管,就是一个医病疗心的过程,她们最脆弱的时候,可能恰恰是教育改造的最佳时期。
服刑人员张某入狱前是一所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。丈夫事业有成,儿子聪明上进。可谓人生赢家的张某却因为受贿被判了4年刑,进了监狱。
在转入冯雪梅的监区进行治疗时,身高1.75米的张某痩得只有80多斤,不仅身体消瘦,意志更是消沉。“能活着就活着,活不了就死。”是她嘴边常挂着的话。
冯雪梅翻阅张某的档案,给原监狱打电话了解病情。张某自称,肠内有8个月的宿便,不能排出,因而拒绝进食。可是,经过肠镜、B超等一系列检查,张某体内根本没有什么“宿便”,只是精神出现了抑郁状态。
从医多年的冯雪梅意识到,真正造成张某消瘦的不是身体的病,而是心里的“病”。从人前显贵到沦为阶下囚,张某难以接受现实,后悔自己把幸福的家给毁了,对不起丈夫和儿子,不思饮食,把自己封闭起来,她不愿走出来,别人也别想走进去。
为了打开张某的心结,冯雪梅为她申请了一次亲情陪护,让张某的丈夫和儿子来监区里,到她的病床边探望。当张某的儿子走进病房后,冯雪梅发现,张某的眼神就没离开过儿子,在短暂的陪护过程中,张某始终紧紧拉着儿子的手。
冯雪梅认为,儿子是张某的突破口。于是,她叮嘱张某的儿子,多给母亲写信,鼓励她好好吃饭,养好身体,争取早日回家团聚。
在日常聊天时,冯雪梅也总是跟张某聊孩子。一边聊,一边观察张某的“微表情”。冯雪梅说起自己让女儿练唱歌跳舞,张某没什么特别的反应,可一提到孩子爱画画,张某的眼睛突然一亮。冯雪梅顺势“咨询”她该让孩子看些什么书?张某便开始打开了话匣子。考虑到张某是高知,冯雪梅还经常跟她交流读书心得,畅谈对待人生的态度。
冯雪梅用真情打开了张某心中紧闭的门。渐渐的,民警的关怀、家人的鼓励,让张某不再少言寡语。话多了,吃的也多了。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,张某的体重就增加到100多斤。
出院时,她在留言本上写道:“心怀感恩,留下感激与感动;您们一次次苦口婆心开导我,以海纳百川的境界感染我,我得到了重生。”
每个病犯出院 她都会送一送
这些年,冯雪梅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白大褂,也还在坚持报考医学专业技术职称。从医务工作者到监区长,冯雪梅在完成了角色转换后发现,她并不是抛弃了自己热爱的医疗事业,而是在另一个层面,继续着“治病救人”的初心。
冯雪梅知道哪种病应该注意什么,不该喝牛奶的,冯雪梅会提醒病犯别买奶粉;需要吃流食的,冯雪梅会反复叮嘱病犯管住嘴。对于病犯身体承受的痛苦,冯雪梅比一般人更能体恤。有的病犯卧床做灌肠,病房里气味难闻,可冯雪梅毫不嫌弃,还让病犯放宽心。有的病犯夸大病情,治好了病还赖着不回原监狱服刑,也很难逃过她的眼睛。
70多岁的柴某,因不堪忍受老伴儿长期家暴,愤而把老伴儿杀了。入狱后,她又被查出膝盖骨上长了个瘤,来三监区住院手术。柴某很惦记自己的儿子,有一次,例行会见儿子没来,柴某的血压一下子蹿到280。
冯雪梅深知病人的心理,知道他们最期待家人的陪伴,她顾不得下班,一会儿出监区给柴某的儿子打电话问询,一会儿进监区安抚她。4个小时之后,电话终于有人接了,柴某的儿子临时去外地出差,所以没能来会见。冯雪梅赶紧把消息告诉柴某,让她别着急。看着柴某一脸失落,冯雪梅又像哄小孩一样说:“这次不算,下周我再给你安排一次会见。”
这件事让柴某感念在心,出院时,她一直握着冯雪梅的手,一步三回头地道谢。
冯雪梅说,在社会上,病人大多有家人陪伴照顾,但在这里,没有亲人、身份特殊,病犯很容易猜忌、疑虑,一会儿担心会不会给自己治病,一会儿担心医生说没说实话。对这些病犯,唯有用真心去打动她们。
“真心精准施教,真情感化灵魂,真爱固化治本。”是冯雪梅总结的“三真”工作法。病犯从这里离开后,经常有写感谢信、寄贺卡的,冯雪梅存了几个抽屉。
担任监区长5年来,冯雪梅带领团队,因人施教、科学改造,把治病与改造深度融合,取得了教育改造合格率100%、监管安全零事故的优异成绩。她自己也获得了首届“首都监狱卫士”称号。
冯雪梅说:“他们在这里治病的过程,也是救赎心灵的过程,让这些服刑人员知道错误,感恩社会,和医疗治病是一样的,甚至治得更彻底。”
冯雪梅有个习惯,每个病犯出院,只要她在班,她都会送一送。这一送,对于冯雪梅和病犯来讲,都是一种鼓舞。她们从这里走了,不仅意味着身体的病控制了,也意味着,离回家的路更近了。
本报记者 孙莹 通讯员 贾永立 摄 J001
上一篇: 关于北京雨的这俩视频是假的
下一篇: 近千名香港青年将来浙“过暑假”
- 【 光明区 】光明独立红本房【智荟天地】相当于16000一平
- 【 光明区 】光明13栋花园【凤凰城公寓】地铁口200米送精装修
- 【 光明区 】公明塘尾【塘尾学府】单间首付7万起、带精装交房
- 【 光明区 】光明6号线地铁旁【科学城首府】科学公园站200米带豪装
- 【 虎门小产权房 】【虎门华庭】3房29.9.两房18.8.三大栋 虎门最低价
- 【 虎门小产权房 】【水岸新都】限时特惠 一口价房源 享有3层停车场 户户安装天然气
- 【 虎门小产权房 】【东湖雅苑】2480任选 不分楼层 不分大小 一线湖景房
- 【 虎门小产权房 】【鹏德豪苑】 万科旁三层 1:1.2停车位花园小区 精品豪宅现房
- 【 虎门小产权房 】【滨海湾●悦海城】与华润置地为邻 真正公园里的家.带1:1停车场
- 【 龙华区 】6栋花园21层、带煤气管道、停车场